隔代教育也有好的一面
2013-12-23 09:37 来源:凤凰网
【导语】:这一年,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最强”改革与“史上最严”减负令叠加。“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将逐步取代“一考定终身”制度——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在引起社会震动的同时,也让人们对教育改革细则即将出台的2014年充满期待。
“最强”“最严”凸显教育改革新气象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其中,“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将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之称为“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
此前的8月,教育部门还向社会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拟从入学、编班、教学、作业、考试、等级评价等方面破解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意见稿内容包括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分重点和非重点班,严禁违规补课等内容,被网民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
其实,今年教育部“1号文件”的内容就是改革,不少“严”字当头的教育新政也传递出教育改革大步前进的节奏:《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等规章制度中,“一票否决”内容透出严厉信号;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从技术层面彻底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使得各地学校违规办学问题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说,2013年的教育改革从过去单项分散的改革转向综合性改革,有利于形成改革合力。他说,招生和考试制度是教改的突破口和关键点,2013年的教育改革下活了一盘棋,带来新气象,有利于释放改革活力。
告别“分数至上” 教育改革引领新期待
“儿子的中学时期正是考试招生制度配套政策陆续出台的时候,希望他能因此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重庆渝北区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刘先生的儿子在重庆星光小学读六年级,近年来推进的课改,让刘先生的儿子小学生活丰富多彩,中学是否重回“应试教育”,曾是刘先生担心的问题,此次教改为他吃下“定心丸”。
很多家长和刘先生一样,迫切想让孩子告别“分数至上”的时代。在山东一家媒体工作的王杰说,孩子读初中后,考试成绩成了一家人心情的“晴雨表”,妻子干脆全程陪读,基本与社会脱节。在他看来,2013年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也解放了家长。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已经制定完成,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还将陆续出台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在受访者看来,“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是2013年教改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具体配套措施尤其令人期待。
尊重孩子的作为一个独立人的思想和个性的差异。知识的学习积累不急,成绩的高低都是暂时的,只要让他不断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兴趣,今后他一定会是优秀的学生。
现在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隔代教育不好,并附有各种理由,综合其主要是老人会溺爱孩子,不利于孩子成长。但根据西班牙《世界报》和《国家报》撰文,其实隔代教育也有好的一面。
在管教孩子的职责上,最令现代父母感到焦虑的,无非是“孩子的越轨行为”。事实上,令所有父母感到伤脑筋与担心的,是开始进入青春前期的孩子的行为,包括他们在家里、在学校、在操场上、公共场所的行为表
在美国,很多忙碌的母亲把电视当成住在家里的保姆,这已不是什么秘密。在有些家庭中,当妈妈做饭时电视会拴住孩子的注意力,有时是半小时甚至两小时。还有些家庭,电视就是孩子整天的伙伴。这种情况有什么
孩子学英语可能是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了,孩子学习英语应该要注意什么事情呢?
有坏习惯并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
不少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宁愿花大量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也不愿意花时间去阅读,而父母又往往把孩子的这种现象归结于缺乏上进心,不听话。其实孩子是否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与家长是否掌握恰当的方法培养
2013-12-23 09:37 来源:凤凰网
2013-12-23 09:36 来源:凤凰网
2013-12-23 09:32 来源:凤凰网
2013-12-23 09:30 来源:凤凰网
2013-12-23 09:28 来源:凤凰网
2013-12-23 09:27 来源:凤凰网
2013-12-23 09:25 来源:凤凰网
2013-12-23 19:32 来源:凤凰网